持續兩年多的敘利亞內戰,已造成10萬多人死亡,數百萬人流離失所,教派衝突紛紛浮現,民族裂痕愈益加深,恐怖勢力趁亂起事,危機早已跨越敘利亞國境,演變成威脅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要因素。
戰火波及數千年歷史的文化遺產,6月底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敘利亞古蹟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,並誓言要「動員所有可能的資源,捍衛這些受國際社會認定對全體人類具有傑出普世價值的文化遺產」,呼籲敘利亞政權和反抗軍,珍視這些瀕危遺產。
今將我四年前在敘利亞旅行時,拍攝的文化遺產照片,放上來供大家欣賞,也盼望戰爭能早日結束,敘利亞的平民百姓,和境內的古蹟文物,都能不再受到戰亂摧殘毒害。
敘利亞是人類史上最古老的文明發祥地之一,境內6個世界遺產,分別是古城大馬士革、波士拉與阿勒坡、帕米拉遺址、騎士堡和薩拉丁城堡與敘北古村落。
(一)大馬士革古城--建於西元前3000年,是中東最古老的城市之一,中世紀時,當地即以
織品 及刀劍製作的精湛技術,成為一座繁榮的工藝中心城,大馬士革擁有125個不同時
期遺留 下來的紀念性遺跡,成千上萬的樓群仍然保留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建築樣貌,外觀
莊嚴肅穆,內部精緻輝煌,實是建築史上極為珍貴的傑作。
阿拉伯古書上說:「人間若有天堂,大馬士革必在其中,天堂若在天空,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」,至今舊城區還保存著古羅馬和阿拉伯帝國時期的許多名勝古蹟,堪稱為古蹟之城。
◎ 倭馬亞清真寺The Umayyad Mosque--又稱大清真寺,
the Great
Mosque оf Damascus。
此寺最早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朱庇特神殿,後來在羅馬帝國定基督教為國教後改
為聖約翰大教堂,七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敘利亞之後,仍歸基督教徒做禮拜之用。
西元705年,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瓦德利一世接收了這座教堂,將其改為清真寺,
並從敘利亞、拜占庭、埃及等地招募工匠,歷時十年將清真寺建成。
入內參觀的女性,必須套上連帽的長袖長罩衫,才能進入,男性則免。
無論男女,一律要脫鞋方可入內。
施洗約翰的陵寢
天花板上精緻細膩的圖案
倭馬亞清真寺是伊斯蘭教徒心目中的第四大聖寺
以大理石鋪蓋的中庭,光滑明亮,整潔寬敞,常有信徒席地而坐,
或休息、或誦經、或閒話家常,小孩則在一旁玩樂戲耍,歡樂異常。
地面以大理石拼貼出精美的圖案
倭馬亞清真寺對面 the Souq Al Hamidiyya廣場上,古羅馬帝國時期的遺跡。
古羅馬帝國時期的朱庇特神殿殘存的拱門遺跡。
◎有頂市集 Al-Hamidiyah Souq 是敘利亞最大的市集,位於古城牆旁邊,
從 Al-Thawra street街到倭馬亞清真寺的 the Souq Al Hamidiyya廣場。
有頂市集的入口
裡面逛街購物的人潮不斷
日用品、服裝、乾貨、食品.....都有。
回教女性包覆頭部的頭巾
販賣皮鞋、皮包、皮帶...等皮件的商店
◎Azem Palace宮殿 :建於1750年,奧圖曼帝國時期大馬士革地方
管轄者As'ad Pasha al-Azm的住所,現已改為傳統美術博物館.
◎ 大馬士革城堡 The Citadel оf Damascus,初建于紀元之前,十一世紀
重建,占地3.3萬多平方米,用巨石壘成,四周有護城河,河上有吊橋。
城堡上有300個射孔,譙樓似的高塔,上有堞眼。
◎薩拉丁陵墓--薩拉丁是領導阿拉伯人擊敗十字軍東征的民族英雄,
薩拉丁的雕像
東邊的城門「東部門」(Bab ash-Sharql )
從東門街(也稱直街Straight street)到倭馬亞清真寺,是最熱鬧的區域,
大馬士革遊客最多,高級商店最密集的地方。
沿途的歷史遺跡、教堂、特色商店、有拱頂的建築....隨處可見。
街上販售腰果、杏仁、花生.....等 乾貨的攤販
銅器店的圓拱屋頂

極富古意的拱頂建築
隨意抬頭就能跟年代久遠的古建築相遇
數千年來,大馬士革歷經埃及人、希臘羅馬人、穆斯林、十字軍、蒙古人、土耳其人、
法蘭西人到阿拉伯人,帶來的各種文明洗禮,可說是世界上最具適應力的歷史古城之一
,如今遇此劫難,我不禁默默的為它祝禱,禱告戰爭快快結束,這些人類史上珍貴的文化
遺產,能不再遭受破壞,未來的子孫後代仍能來此見證人類珍貴的古文物。
更多大馬士革的照片請連結
待續~~《阿勒波古城》~敘利亞瀕危的世界文化遺產 (二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